近日,为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定为6月13日至19日,全国低碳日定为6月15日。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绿色低碳,节能先行”,低碳日活动主题为“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关要求,中信设计践行“设计创造未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央企使命担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自觉承担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责任,在科技创新与工程设计中时刻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中信设计致力于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关键技术体系、产能建筑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等方面的前瞻性和工程应用研究,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发展,以工程实践筑牢绿色低碳建筑稳固发展的基石。
目前,企业已承担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双碳”相关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成功申报国家专利30余项;完成绿色建筑咨询项目100余项,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40余项;编制绿色低碳城区规划与新能源专项规划近10项。
业绩篇——标准规范及课题研究
部分标准规范及相关研究成果
编号 |
项目名称 |
备注 |
1 |
应用于低碳区域能源系统的大规模储热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2 |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2x) |
国家标准 |
3 |
《装配式能源站》(GB/T-202x) |
国家标准 |
4 |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2x) |
国家标准 |
5 |
《多联机空调系统改造技术规程》(CECS:202x) |
国家标准 |
6 |
《高效空调制冷机房评价标准》(CECS:202x) |
国家标准 |
7 |
《绿色轨道交通综合利用区域评价标准》(T/ASC XX -202X) |
国家标准 |
8 |
产能建筑群技术路线及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
国家标准 |
9 |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能效提升及关键技术的适宜性研究 |
省标准 |
10 |
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及智慧能源站关键技术研究 |
省标准 |
11 |
湖北省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
省标准 |
12 |
《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42/T 559-2021) |
省标准 |
13 |
《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DB42/T 1319-2021) |
省标准 |
14 |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范》(DB42/T 1712-2021) |
省标准 |
15 |
建筑领域碳排放达峰目标及路径研究 |
市标准 |
16 |
武汉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四五”发展规划 |
市标准 |
17 |
襄阳市“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
市标准 |
18 |
武汉地区超低能耗公共建筑适用技术与工程示范 |
市标准 |
19 |
《郧阳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
市县 |
20 |
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关键技术体系研究 |
总院 |
能源基金会及政府资助“双碳”项目
湖北省建筑领域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分析架构图
武汉市建筑领域碳排放达峰行动路线图
武汉市建筑领域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分析数据图
中信设计正在积极开展支撑湖北省、武汉市及相关地区建筑领域碳达峰与碳中和实现路径及实施方案的研究,打造节能低碳、绿色生态、集约高效的建筑用能和建造体系。
业绩篇 ——工程实践
No.1 中信设计办公环境升级改造
中信设计科技大楼
中信设计科技大楼的升级改造按照"绿色低碳+智慧智能"的理念,前瞻性地选用极简创新的POL(无源光局域网)组网技术,大幅减少弱电机房的占用面积和对空调的需求,整张无源光局域网能耗节省约30%。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高效变频多联机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室内外环境智能监测调控系统等,实现精准智能调控,按需匹配供给,“风(空调)、光(照明)”随人而动,进而有效实现行为节能和智能调适节能。
中信设计科技大楼数字智慧建筑系统(DIA)
No.2 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展示中心
国家网安基地展示中心(绿建三星设计标识)
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项目(简称“国家网安基地”)是经习近平总书记批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支持、推进我国网络安全战略实施的重大项目。
作为湖北省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中信设计在设计建设过程中研发了“装配式整体拱壳屋盖与摇摆柱组合协同抵抗外力的装置”“一种采光顶吸声保温遮阳系统”“一种采光顶热聚集条件下通风散热的自动控制系统”“一套辅助招标采购体系BIM智能系统”等10余项专利技术,通过一系列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有效实现年节能量约236.5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54.7吨,相当于约10万棵树一年可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No.3 武汉金银湖协和医院一期
武汉金银湖协和医院一期(绿建二星设计标识)
武汉金银湖协和医院一期因地制宜地采用了庭院绿化、围护结构节能优化、自然通风与采光、蒸汽冷凝水热回收、太阳能热水、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等多项绿色节能技术、产品和策略,通过优化设计打造成集绿色、智慧、环保、舒适为一体的“绿色医院”,为医患人员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年节省供暖空调设备投资及运行成本13.81%。
武汉金银湖协和医院一期可再生能源应用
No.4 柳州市民服务中心
柳州市民服务中心(绿建三星设计标识)
柳州市民服务中心从整体规划布局、优化自助办公区域、构建高效引导系统等方面进行创新优化升级,秉持“低碳高效”的理念,采用多项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技术措施。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节能提升实现建筑基础能耗降低10%以上,暖通空调系统能耗降低幅度达到33.8%,年节能量达到109万kWh。可再生能源提供厨房生活热水的比例达到92.6%,年总节能量为4.0万kWh,可再循环材料使用比例达到10.42%。
业绩篇——专项规划
No.1 中法生态城低碳城区与绿色建筑专项规划
从城市功能、低碳交通、低碳产业与循环经济、低碳能源、低碳水系统、垃圾固废、生态环境碳汇、绿色建筑、碳平衡及低碳管理等方面展开规划研究与分析,以低碳目标和绿色建筑目标为导向,将中法生态示范城打造成国际绿色、低碳型生态新城的中国示范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5.5吨;实现绿色建筑比例100%,其中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比例≥50%,中法双认证绿色建筑比例≥10%。
No.2 长江新区绿色智慧建筑导则
以创建湖北省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和多个绿色智慧建筑集中示范项目、高星级绿色智慧建筑示范项目为总体目标,以绿色建筑、健康建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智慧建筑的集中连片发展为载体,以绿色智慧建筑设计、施工、运营及全过程管控为建设实施路径,实现长江新区建设领域的绿色智慧发展。
No.3 武汉长江新城综合能源专项规划
从“生态轴、数据轴、空间轴、时间轴”四个维度推动长江新城“生态能源、智慧能源、区块能源、时序能源”四大能源系统建设。充分挖掘长江新城规划区域内的地表水和浅层、中深层地热资源禀赋,利用各种热泵技术,建设地表水(江水、湖水、污水尾水、自来水原水)、浅层和中深层地热冷热站,以及多极化开发利用、多形式互联互补、多方位集散结合的供冷供热系统,共享调度冷热能源,打造分布式、可生长、可调控的能源供给网络。
No.4 襄阳市庞公新区绿色生态城区规划
庞公新区是服务襄阳全市、辐射周边地区的综合性服务型城市副中心,集休闲宜居、商贸办公、文化旅游、低碳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化滨江活动新区,是襄阳古城人口、产业和公共服务疏解的主要功能区。
在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和后期运营管理的过程中,采取绿色建筑技术措施,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标,有效提升区域生活品质。实施生态城区建设可有效实现年减少266698吨二氧化碳排放量、2539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46吨氮氧化物排放量、4619吨的颗粒物排放量和144124吨的烟尘排放量。
No.5 襄阳市尹集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绿色生态城区规划
构建绿色、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的城镇,秉承低冲击、低成本、低碳的“三低”理念,提升区域绿化景观和场地风光热环境品质,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打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
尹集城乡一体化示范试点乡镇启动区实施生态城区建设,实现年减少约64775吨二氧化碳排放量、617吨二氧化硫排放量、448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122吨颗粒物排放量和35014吨烟尘量。城区绿色建筑建设规模147.45万㎡,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60万㎡。
No.6 《武汉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四五”发展规划》
依据住建部和省住建厅“十四五”规划有关内容要求,武汉市城乡建设局特组织相关技术团队开展《武汉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四五”发展规划》《武汉市装配式建筑“十四五”发展规划》等规划的编制,中信设计联合承担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部分的研编工作。
No.7 《襄阳市“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结合襄阳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大力推进襄阳市建筑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襄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特组织中信设计编制本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