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下午,第十四届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建筑展(以下简称“中国建筑展”)先导活动顺利举行,以“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实时联动武汉会场与北京会场,探讨气候危机下建筑可持续发展经验。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设计”)作为中国建筑展执行策展单位,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本次先导活动,北京建筑师学会、北京土木建筑学会、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及武汉土木建筑学会共同协办。
图|武汉会场(中信设计)
图|北京会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嘉宾云集,共话可持续发展
活动由中国建筑展执行总策展人,中国建筑学会理事,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信设计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肖伟主持。参加先导活动的嘉宾和专家主要有:中国建筑展总策展人,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存东;第十四届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首席策展人、拉美建筑知名学者、原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雷纳托.阿内利(Renato Anelli);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钱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韩冬青;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住建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宋源;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秘书长方晓梅;武汉土木建筑学会秘书长徐厚军;中国建筑展策展人之一,中信设计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建筑师高安亭;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彤;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刘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建筑师任力之;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建筑师许世文;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吕成;湖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姚欣。
肖伟介绍,中国建筑展以“共享·共生·共栖——为过热的星球而设计”为主题,旨在通过作品展示传递中国建筑的生态理念,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与国际合作。
李存东指出,全球气候危机促使建筑界承担着“生态转型+社会公平”的双重使命。本次活动搭建起国家战略、行业实践与全球议题之间的桥梁,有助于中国建筑经验走向世界。
雷纳托·阿内利教授通过连线分享了拉美地区在建筑生态转型方面的经验,指出“跨区域技术协同”是应对气候挑战的关键。
钱方、任力之、许世文等多位专家也通过线上方式致辞。
参展项目精彩纷呈
在策展汇报环节,肖伟系统介绍了参展的30件设计作品。这些作品来自19家单位,涵盖绿色建筑、城市更新、景观设施、乡村振兴与创新建筑5大类别,集中回应全球气候治理及我国韧性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建筑展中,武汉设计力量携手亮相,六家“武汉设计之都”成员单位将联合展出9件作品,其中8件为湖北本地项目。作为“武汉设计之都”的核心力量,中信设计持续推动建筑创新,积极参与国内外行业交流。此次参展也是继UIA2023第28届世界建筑师大会、UIA2024吉隆坡国际建筑论坛之后,中信设计再次登上国际舞台,有力促进了武汉设计与全球知名建筑机构的对话合作。
此外,中国建筑展还将展出中国建筑学会与国际建筑协会的交流历史,以及北京UIA2029展望系列展品。
专家对话,共论建筑与生态转型
策展筹备汇报结束后,与会的专家学者们还进行了热烈的圆桌会议讨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宋源以“新疆塔里木大学新校区图信中心”为案例,阐释了极端沙漠气候下的建筑设计逻辑,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兼具“技术适配性”和“经济可行性”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填补了该类区域绿色建筑设计的学术空白。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一以景德镇陶溪川项目为核心,提出“文化艺术介入”的遗产活化路径,实现从单一建筑设计到文旅商业集群的转变,为城市更新中的“遗产保护—社会价值—经济效益”平衡提供了实践范式。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宜居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王野聚焦“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协同”,强调建筑设计应以“生态效益优先、社会需求适配”为准则,推动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落地。
在结束与北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后,中信设计还举行了专家座谈会。肖伟、高安亭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刘剀,武汉轻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段翔,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文物与古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田长青,中信设计高级建筑师易璐、李寅出席了专家座谈会。专家们就本届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建筑展的策展理念和建筑如何服务生态转型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本次先导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国建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彰显了中国建筑界以开放姿态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决心。
以建筑为媒介,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加速走向世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