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信设计匠心打造的武汉市硚口区武汉外国语学校小语种基地学校项目已顺利通过主体结构验收,学校建设工作正稳步进行中。未来,这所集多语种教学、强大师资力量、高品质教育环境和国际化特色于一体的学校,将成为硚口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一张亮眼名片,有力推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扩容和提升。
图 | 项目航拍图
项目位于硚口汉江湾东湾腹地,总投资约4.7亿元。汉江湾板块作为武汉中心城区位于长江以北的城市副中心,也是衔接江南、向西辐射大临空的桥头堡。作为九年一贯制公办外语特色学校,校园总建筑面积约6.9万平方米,其中小学部设36个班,初中部设30个班,共提供约3120个学位。学校将全面引入武汉外校的办学理念,实现内部管理、教师发展、教学研究、考核评价及文化建设的一体化,致力于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优质教育品牌。
全域协同·文化融合——国际多元的特色校园
图 | 主入口效果图
项目采用“全域协同”模式,突破用地限制,联动周边幼儿园、高中资源,与本地块的小学、初中进行跨学段拓扑与重构,以城市新型基础设施的理念,打造岛链式分布的教育民生网络。学校设计礼序和谐,绿意渗透,为学生创造个性丰富的学习空间。体育馆和多功能厅等场所更是增添了特色趣味的文体体验与独特的空间记忆。建筑风格立足国际化视野,根植硚口工业历史文脉,以红砖基底呼应工业遗迹的厚重质感,结合玻璃幕墙与金属网的现代材质,塑造典雅欧式与现代简约交融的立面形象。设计通过拱顶、柱廊、钟塔等经典符号的简约化重构,既延续地域建筑文化记忆,又赋予校园国际化学术气质,使工业肌理与西式元素在绿意掩映中形成历史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多元对话,成就兼具生态气息与文化张力的精神载体。
开放互动·生态呼吸——自然绿色的活力校园
图 | 入口空间效果图
教学楼采用横向行列式布局,结合架空与点式活动楼的穿插,形成多样化的活动及非正式学习空间。体娱馆、多功能厅与运动场构成大型空间建筑集群,下沉庭院、架空活动、景观树池、自然庭院等绿意空间穿插其间,由东向西延伸进各教学活动区域,营造自然生态的校园氛围。
礼序和谐·学街串联——双校合一的人文校园
图 | 共享舞台效果图(架空层)
初中教学区靠近古雅路布置,小学教学区位于场地北侧,两者布局相对独立,但整体规划统一。室外运动区设在古调路一侧,靠近住宅区;公共活动区位于场地中部,连接教学区与活动区,提升运动区域的利用效率,实现开放共享。校园中轴统领全局,主入口与次入口广场分置南北两端。公共活动区沿中轴学街两侧布置,场地中央设有校史馆、图书馆与大报告厅,成为校园标志性景观。台阶延续连接平台空间,打造开敞大气、层次丰富的入口空间。多功能厅、体娱馆紧邻400米标准操场,二层甲板层平台自然延伸为看台功能,动静结合,营造丰富活跃的校园氛围。
武汉外国语学校小语种基地学校以其和谐的城市界面、开放互动的校园模式、协调的建筑尺度、生态呼吸的校园环境及文化融合的校园氛围,充分展现了人文与未来的教育理念、多元化的教学特色。学校的建成,将助力硚口汉江湾成为全国优质外语特色类教育集聚地,为硚口区乃至全武汉市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