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品牌

分享

1场竞赛,16项大奖!
2024-12-27 09:30 21

近日,中信设计应邀参加湖北省第十二届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竞赛交流会。本次竞赛共有103个参赛项目,36家企业参与。中信设计报送的16项作品获一等成果3项、二等成果7项、三等成果6项,覆盖基础设施、民用建筑、工业工程三大类,并荣获唯一的最佳组织奖,成绩斐然。本次获奖充分展现了中信设计过硬的BIM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显著的社会成效,进一步赋能行业数字化进步和高质量发展。

公告截图.png

光谷文化中心(民用建筑类·一等成果

光谷文化中心.png

项目为光谷区域核心建筑,功能高度集成,系统极度复杂。在BIM信息化系统的助力下,项目从方案设计、施工图、施工深化到现场施工、后期运维等各个阶段都得以高效协同推进,充分展现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与施工运维全周期中的重要作用。

项目充分利用了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优势,通过数字化技术、参数化工具、智能算法等手段,实现了建筑外观多样化、内部空间优化,以及节能性能、专项造价等在内的经济效益提升。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借助BIM三维模型和漫游模拟软件的运用,也提高了沟通效率和设计服务品质,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孝感奥体中心文体产业EPC(民用建筑类·一等成果

孝感奥体中心文体产业EPC.png

项目以“双碳”战略背景下大型体育场馆可持续营建为设计原则,通过多学科、多目标综合优化,提高全生命期可持续性,打造高品质沉浸式体验、多功能绿色智慧的体育场馆。

设计团队通过BIM数字化设计,解决了体育场馆应用场景多变、绿色可持续性营建、异形曲面幕墙结构复杂和机电安装工程难度大等设计难点。后期运维结合数字孪生可视化界面,精准直观呈现安全管理、“双碳”管理、运营管理的实时数据,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同时,通过高效能源管理,实现能耗、环境、设备运行检测及在线分析,分级告警,维持项目低碳、节能运行。

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洪湖水上救援训练基地BIM技术应用民用建筑类·一等成果)

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洪湖水上救援训练基地BIM技术应用.png

项目作为全国六大区域中心之一,是国家重大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和应急工程。项目采用设计牵头EPC模式并深度融合BIM技术,确保全生命周期科学管理,实现空天一体、水陆协同的创新作战模式。

BIM设计通过实景模型测试、计算机流态模拟及正向建造,确保设计实战化,并创新性地提出复杂水流仿真理念。基于精准BIM模型的成本控制,实现了资源合理利用与材料节约,施工效率大幅提升;轻量化模型平台促进信息共享,确保科学设计与施工;自主研发的智慧工地平台,实现工地全面监察与管理,为后期运维奠定坚实基础。本项目将与其他应急救援中心共同构成国家应急力量,展现BIM技术在国家重点工程中的卓越贡献。

恩施州民族体育运动中心设计BIM综合应用(民用建筑类·二等成果

恩施州民族体育运动中心设计BIM综合应用.png

项目是集体育竞技、文化活动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设施,建成后可承接国家单项赛事、省级综合赛事和举办大型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的需要。

在BIM实施过程中,设计团队充分运用多种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构建精确的三维数字模型,直观地展示体育场、体育馆及游泳馆等各单体的外观、内部结构、空间布局及管线走向;基于模型进行设计方案的讨论、修改与优化,通过BIM协同平台促进建筑、结构、机电等多专业团队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利用BIM技术进行冲突检测,减少设计错误和施工冲突;通过模拟不同运营场景下的设备运行状态、能耗模式及人流疏散,提前识别并解决潜在运维难题,确保运维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

新建商业服务业设施项目(小洪山科学城)全过程BIM技术应用(民用建筑类·二等成果)

新建商业服务业设施项目(小洪山科学城)全过程BIM技术应用.png

项目BIM设计以信息统一性为出发点,着力在BIM技术的集成性、可视化、数据化、参数化方面保障项目高完成度落地。通过在数字化提取、设计集成与优化、施工过程管理、绿色建筑与节能、智能管理与运维等方面的应用,实现了BIM模型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展示出项目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等方面的先进性和创新性,达到绿建三星和节能目标,同时也回应了项目“交融绿谷、共享智塔”的规划策略。项目的建成将极大促进中科武大智谷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成为武汉创新的新引擎。

迈瑞医疗武汉研究院(一期)(民用建筑类·二等成果)

迈瑞医疗武汉研究院(一期).png

针对园区用电负荷大的特点,本工程空调冷热源采用冰蓄冷、水蓄热形式,机组效率高,同时利用峰谷荷电价差,大大减少空调年运行费约35%,兼备医疗系统的应急功能。制冷机房和蓄冰槽、蓄热罐设在地下室,具有蓄冰、释冷、直接供冷、蓄热、供热等多种工况,管道较大,管线十分复杂。 BIM设计将各个系统管线有效整合,在有限的空间下不断优化验证,使得最后的使用空间获得较高净空,同时满足有序施工、节约材料、控制成本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与工期。

临空港创新中心(民用建筑类·二等成果)

临空港创新中心.png

项目遵循“一模多用、一模到底”的原则,打造信息化BIM模型。开展项目运行全过程智慧监管,利用BIM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图纸交底、节点管控等全过程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全面激活创新中心的感知能力,实现区域的态势感知、运行实时监测、决策支持、事件管理与优化及联动应急指挥;运用AIGC技术为办公区及酒店带来“自学习能力”,实现项目高效、智慧、可持续的运维管理布局。建成后将与周边的武汉临空港文化中心、武汉五环体育中心串联呼应,形成临空港新城公共服务建筑群,为临空港新城再树“新地标”。

武汉江夏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二期、三期)BIM正向设计应用(民用建筑类·二等成果)

武汉江夏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二期、三期)BIM正向设计应用.png

项目从方案深化阶段开始,运用BIM技术展开全专业正向设计,通过多轮BIM协同和专业优化,保证高完成度的设计成效。完成了施工图模型构件总数达数十万级,输出图纸数千张,对比行业出图效率提升了约2倍,提高建模效率约3倍;解决了导出图纸的二次编辑问题,提前优化和解决多处存在可能变更的设计问题。项目积极探索BIM正向设计更优技术路线,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行业背景下不断开拓创新、引领潮流。

武汉市东湖高新水务服务中心BIM综合技术数字化应用实践(民用建筑类·二等成果)

武汉市东湖高新水务服务中心BIM综合技术数字化应用实践.png

项目广泛采用BIM技术,创建全专业三维数字模型、协同设计优化方案,并以数字化、可视化手段进行全过程管理。BIM辅助空间设计,优化功能布局,提升空间效率;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BIM技术协同设计,辅助综合管线设计,减少错误和冲突,助力可视化交底及验收,提高施工效率;智能建筑平台的应用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和绿色运营,促进资源节约和服务优化。该项目力求成为新时代水务服务中心的典范,融合现代城市特色与区域特点,树立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标杆。

沙洋县市民之家(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工人文化宫项目BIM设计(民用建筑类·二等成果)

沙洋县市民之家(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工人文化宫项目BIM设计.png

项目打造全流程智慧建筑综合运用平台,糅合BIM、元宇宙、Stable Diffusion等多元数字技术,优化了设计、施工、运营的工作流,展开了新质生产力大背景下建筑行业全景图谱。通过扎实的BIM建筑模型构建,为图纸交底、节点管控及施工运营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借由NVIDIA Omniverse协调多建筑专业,降低沟通成本,形成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工作组织模式;Stable Diffusion的超前介入为市民之家的设计带来了无限可能,激发创新活力。项目以开放融合、绿色生态的设计将市民之家打造为沙洋县城市客厅,为沙洋新区的建设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宜昌档案馆BIM全生命周期应用(民用建筑类·三等成果)

宜昌档案馆BIM全生命周期应用.png

武汉市江岸区银博商务复合公交项目BIM综合设计技术应用民用建筑类·三等成果

武汉市江岸区银博商务复合公交项目BIM综合设计技术应用.png

武汉吉年颐养中心BIM融合AI多产业集成与经济性设计民用建筑类·三等成果

武汉吉年颐养中心BIM融合AI多产业集成与经济性设计.png

BIM技术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项目中的应用民用建筑类·三等成果

BIM技术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项目中的应用.png

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北部骨干路网连通工程道路工程BIM数字化设计应用基础设施类·三等成果

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北部骨干路网连通工程道路工程BIM数字化设计应用.png

大冶有色冶炼厂转炉车间BIM项目工业工程类·三等成果

大冶有色冶炼厂转炉车间BIM项目.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