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建筑业协会钢结构分会(第五期)副会长单位轮值专题会议在中信设计成功举行。会议围绕“聚力科技创新 赋能企业发展”主题,旨在凝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驱动力,通过深入分析钢结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讨加快钢结构产业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提升钢结构建筑品质,扩大钢构应用领域,努力开创钢结构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图|与会人员合影
本次盛会由湖北省建筑业协会钢结构分会主办、中信设计承办、武汉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协办。会议由湖北省建筑业协会钢结构分会常务副会长石宇颢主持,中信设计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张昊,总工程师李治,原首席总工程师温四清,副总工程师董卫国,以及湖北省建筑业协会秘书长许名波及钢结构分会各副会长、企业代表等70余人参加会议。武汉市建筑学会秘书长徐厚军、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杜新喜作为特邀专家出席。
图|会议现场
中信设计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张昊致欢迎辞,他详细介绍了中信设计聚焦民用建筑工程领域70余载的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及科技创新成果,总结了中信设计在超高层综合体、文化博览、交通体育、医疗教育、城市更新、工程总承包等领域众多堪称经典的钢结构工程。他强调,中信设计作为钢结构分会副会长单位,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化协作创新,优化服务体系,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与各位同仁凝聚发展共识,拓展合作空间,共绘钢结构产业创新发展蓝图。
图|张昊
中信设计总工程师李治对湖北省建筑业协会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他认为,钢结构产业在迎来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多年来,中信设计持续在钢结构、大跨度空间结构及超限高层建筑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与实践,通过系统研究并结合产学研融合,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他号召业界齐心协力,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钢结构行业蓬勃发展。
图|李治
发展装配式钢结构既是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也是建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中信设计原首席总工程师温四清表示,钢结构建筑具有装配化、工业化、绿色化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天然优势。他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应用方面加强与各施工单位、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携手共建钢结构建筑产业协作的良好生态,为钢结构建筑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图|温四清
中信设计副总工程师董卫国作了题为《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的报告。他指出,相较于常规结构,预应力钢结构在实施过程中有诸多特殊之处:其一,设计与施工要求“一体化”;其二,施工过程要求“精细化”;其三,实施过程中技术与管理的协调接口众多。施工过程中稍有变动便可能引发内力变化,甚至导致支承结构超载,因此施工仿真分析至关重要。设计与施工之间的协作关系极为突出且关键,二者必须紧密协作、无缝对接,共同为结构安全及项目高质量完成提供坚实保障。
图|董卫国
在交流环节,参会代表围绕行业技术创新、绿色低碳、数智化等话题展开热议,就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关键技术、甲壳框架结构系统和耐腐蚀压型钢板应用拓展、高强钢筋成本控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形成了技术探讨与案例分享的良好互动氛围,有力推动了前沿技术与应用实践的深度融合,助力钢结构产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