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品牌

分享

蛇年央视春晚的中信设计元素
2025-02-06 11:00 51

刚过去的202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同时也是自1996年央视春晚首次设立分会场以来,武汉第一次成为分会场,并在分会场中压轴登场。

在武汉分会场的璀璨灯光下,横渡长江博物馆的英雄气概、吉庆街的烟火气息、巴公房子的历史韵味、汉口里的市井风情,共同勾勒出一幅跨越时代的城市画卷。这些熟悉而生动的画面背后,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记忆和时代精神,也融入了中信设计在城市建设与文化复兴中的专业匠心。

从传统文化的赓续创新,到红色文化的精神传承,再到城市更新的时代命题,中信设计始终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以工程设计为笔,以空间塑造为墨,书写着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文化自信与时代担当。

汉口里:穿越时空的文化客厅

修旧如故,织补更新,中信设计完美复原晚清民初街巷格局,复刻老汉口商埠风貌,打造城市文化客厅。这里,青石板路与非遗老字号商铺交织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老汉口人来此找寻“码头记忆”,新武汉人在此了解老汉口风貌,历来成为市民春节打卡的热门地标。

在蛇年央视春晚的镜头中,汉口里变身非遗市集与灯光秀主场;山陕会馆前的戏台成为新派戏曲的璀璨舞台,京、楚、汉三剧种在此交融,杂技与楚乐共鸣,凤凰图腾舞动楚文化的辉煌;而街巷中的长桌宴更是将桌子拼接到45米,将武汉人民的幸福与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横渡长江博物馆:科技与历史的对话

横渡长江博物馆作为江滩的核心景点,以现代建筑语言诠释渡江精神,运用全息投影技术重现“万里长江横渡”的历史场景,成为央视春晚外景拍摄的科技人文地标。楚乐与江水和鸣,编钟、古琴等传统乐器与长江游船联动,共同编织出一幅气势恢宏、唯美绝伦的荆楚文化画卷。

极目楚天,击水中流,中信设计以横渡长江博物馆为载体,见证渡江历史、传承渡江文化、发扬渡江精神。改造后的博物馆融合文化与历史,通过图片、视频、蜡像、仿真场景、虚拟体验等多种方式,生动展现渡江历史,同时配备开阔观景平台,让游客在欣赏壮阔江景中感受“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豪情。它不仅是了解武汉渡江历史、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更是科技与历史对话的桥梁,让观众在领略现代科技魅力的同时,深刻体会武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巴公房子:百年老宅的活化新生

巴公房子是一座具有115年历史的俄式古典建筑,修缮后以武汉风貌巴公邸酒店的崭新姿态重新迎接八方来客。在央视春晚中,巴公房子化身中外媒体打卡热点,吸引了众多目光。

建筑保留原始布局,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形制”,融合俄式古典建筑精髓与武汉地方特色。一楼为公共区域,二楼以上为客房,庭院变为公共休闲区,两栋建筑间设万里茶道主题展览区,继续讲述巴公房子与中俄万里茶道的历史传奇。中信设计通过这一项目,不仅让一座百年老宅重获新生,更让历史建筑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成为承载集体记忆、激发创新活力的文化载体。

吉庆街:民俗与现代的融合

吉庆街作为汉派文化小吃街的代表,中信设计将其打造为“白天品非遗、夜晚赏灯会”的民俗体验空间。建筑结合武汉里份空间形态及清末民初汉派建筑风格,新建餐饮主力店和旅游宾馆,引进武汉老字号餐饮和时尚餐饮店,并延续老吉庆街露天排档特色,尽量布置出户经营场所,体现老汉口的市井俚俗餐饮文化。

在央视春晚的镜头中,舞龙舞狮与AR灯谜相映成趣,迎春灯布置在大街小巷,片场沿路的非遗摊位一字排开,演员们奔跑在烟火气中,展现出吉庆街独特的非遗年味。

随着春节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的央视春晚也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透过这一场全球瞩目的文化盛宴,中信设计的作品不仅成为武汉历史文脉与时代创新交汇的载体,也承载着工程设计行业推动文化传承、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时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