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分享

代代传承,他们把建筑的根扎进非洲大地
2024-09-13 09:00 392

近期,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圆满落幕。在这场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活动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主旨讲话。

习近平宣布,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将实施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至今,中信设计积极参与一大批援非工程,成为我国中标援非设计项目最多的建筑设计院之一,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贡献“设计力量”。

论坛期间,湖北日报推出“聚焦2024中非合作论坛”专题,关注中信设计一代代援非建筑师接力传承,坚持尊重和融入当地文化,把建筑的根扎进非洲大地的故事。

1.jpg

80 后刘琛:当地人说这是“我们的”医院

外墙用什么材料?2013年,中信设计的年轻设计师刘琛参与尼日尔综合医院项目,被这个问题困扰很久。用涂料?当地日照强烈、风沙大,容易干裂脱落;用幕墙或墙砖?从国内运过去,成本太高。刘琛和设计团队最后选择了“蒂诺尔”。这是一种当地普遍使用的外墙工艺。取尼日尔河里的沙子,混以白水泥、水,再用一种手摇的机器喷到墙面上,“粗粝,但是方便、实用。请当地工人做,后期哪里薄了,直接补喷即可。”效果超出预期,医院整体呈黄色,朴实、沉静,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如同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一样。

3尼日尔医院采用的“蒂诺尔”外墙工艺。刘琛 摄.jpg

图|尼日尔医院采用的“蒂诺尔”外墙工艺。刘琛 摄

尼日尔综合医院位于该国首都尼亚美,建设规模约3.3万平方米,设计床位数500张,2013年动工,2018年投用,是当时中国援助非洲国家最大的一座医院。在设计中,刘琛和中信设计团队充分考虑当地环境,注意学习当地民居范式,整个方案十分接地气。例如整体布局。医院最高建筑只有4层,大多2层,通过当地常见的“院子”,沟通各个功能区,兼顾遮阳和通风,摆脱对电梯、中央空调等高能耗设备的依赖。再如排水系统。当地风沙大,雨水口容易被树叶、泥沙堵塞。刘琛学习当地民居,将排水口做成开放式的水槽。粗糙,但持久耐用。“我后来回访。当地人对我说,这是‘我们的’医院。”刘琛说,当地人的认同,是最让他开心的事情,也是中信设计几代设计师的一致追求。

图片选编_页面_05.jpg

图片选编_页面_04.jpg

图|尼日尔医院。刘琛 摄

中信设计参与援非工程始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已在20多个国家完成40多个项目,是国内参与援非项目最多的建筑设计院之一。“前辈们告诉我,援非不是将自己的观点、主张强加给对方。要心怀尊重,学习、融入当地的文化传统,项目才能扎根于非洲大地,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已担任中信设计创新设计院院长的刘琛说。

60 后陆晓明:非洲人喜欢鹰,我们就做雄鹰展翅的方案

刘琛所说的“前辈”中,有1968年出生的陆晓明。

1999年,中信设计中标莫桑比克外交部大楼项目。“没有用地信息,只知道大致规模、体量。我就想,非洲人喜欢鹰,就做个‘雄鹰展翅’的方案吧。”陆晓明说,正是雄鹰这个意象让他的方案脱颖而出。

02-莫桑比克共和国外交部办公楼.jpg

图|莫桑比克外交部大楼

后来,陆晓明主持加蓬参议院大厦和莫桑比克国家体育场的设计。在加蓬,没有电脑,他用手绘透视图,加蓬总统就在这张手绘图纸上签字;在莫桑比克,他坐着直升机去勘探地形,这个项目后来拿了湖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建筑工程一等奖。

01.jpg

图|2000年,加蓬前总统邦戈亲切会见我院时任副院长郭粤梅、总工程师郭必武率领的加蓬参议院大厦工程设计专家组成员。

右二为陆晓明。

现在,陆晓明是中信设计首席总建筑师,是业内公认的大师,提出“合一建构”的设计理念,讲求“将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地域特色、社会生活习惯、气候特点相结合”。他说,援非项目与这种理念一脉相承:“让建筑自己适应气候,融入当地环境,是我们一直坚持的。”

02-加蓬共和国参议院大厦.jpg

图|加蓬参议院大厦

01-莫桑比克共和国国家体育场.jpg

图|莫桑比克国家体育场

70 后熊汉武:我们拿出了跨度50年的大学城规划

出生于1978年的中信设计副总建筑师熊汉武也是一位“前辈”,主持实施过4个援非项目,最后一个是厄立特里亚科技学院项目一期工程(科学学院)。

0 封面.jpg

图|厄立特里亚科技学院项目一期工程(科学学院)

厄立特里亚是一个封闭性的内陆国家,基础设施落后。科学学院学生住着可移动的临时板房,水电管网不完善,雨污分流系统根本没有。熊汉武和团队觉得,要改变这个地方的面貌,仅靠一所学院不够。他们在完成科学学院设计方案后,踏勘地形、调研周边村镇,拿出一个跨度50年、包含4期的大学城规划。“设计规模原本只有5万平方米,我们做了几十公顷。”熊汉武说,规划中有一项是修建蓄水池和污水处理设施,去污、为周边农户提供肥料,“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一栋楼的建设,还综合考虑配套设施的建设,要让当地人能持久地使用,为当地带去实实在在的变化。”熊汉武说,现在,厄立特里亚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毕业于中国援建的科学学院,大学城规划也在慢慢推进。

图|熊汉武主持设计的其他援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