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品牌

分享

燃烧的岁月 | 彭奇玉:初心绽芳华
2021-08-16 10:00 431

1.png

彭奇玉

原武汉市建筑设计院(中信设计前身)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主要经历 | 1945年11月出生于湖北武汉,1968年12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1973年从建工部102工程指挥部调入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院(1979年5月更名为“武汉市建筑设计院”,中信设计前身,下称“武汉院”)。历任武汉院党委委员、党委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副院长,2006年从武汉院光荣退休。

代表作品 | 武汉香格里拉大饭店、武汉市二汽体育馆、武汉市保险公司大楼、武汉可口可乐饮料厂等。

 2.webp.jpg

▲彭奇玉清华大学毕业证书

在她的职业生涯中,从事了结构设计、党务、行政管理等多项工作,从初出校园的青葱女生,成长为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武汉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她一路艰辛跋涉而从容坚定地迈步走来,那些改革创新、奋斗不息的故事,令人难以忘怀。

 

▲点击观看采访视频

1994年11月,北京,一个秋高气爽的清晨,时任武汉院院长明锦郎早早地来到全国第十三次勘察设计工作会议会场,环顾会场四周,他心潮澎湃:武汉院作为一个地方设计院,在全国性行业大会上分享自己甩掉图板、实现技术现代化的先进经验,这是多么大的荣誉呀。

几天后,明锦郎院长又作为全国优秀勘察设计院院长代表之一,来到中南海,受到李鹏、朱镕基、邹家华、李岚清、吴邦国、姜春云、宋健、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距离北京一千多公里的武汉,几百名武汉院职工守在电视机旁,像过年一样兴奋!作为分管信息技术的副院长,彭奇玉难掩心中的激动,她知道,这一刻的光荣是属于全体武汉院人的。

√ 全力推动科技进步

时至今日,彭奇玉依然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武汉院的一件趣事。在计算机绘图普及之前,一些设计人员觉得这项技术很神秘,对其功能半信半疑。有个设计能手非要与计算机比赛,拍着胸脯说:“我就不信邪,计算机肯定画不过手工!”后来在铁的事实面前认输后,他一改往日的自信,每天早早来到办公室抢占机位,努力学习计算机绘图,还自嘲说:“再不学习计算机绘图,我就要失业了。”

 4.webp.jpg

▲彭奇玉发表讲话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学习热潮在武汉院兴起,武汉院迅速作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争创名优设计”的重大决策,开展了大规模CAD应用研究,成功实现了微机联网,设计创优、技术创新工作得到了飞速发展。就在此时,组织上决定调整彭奇玉为分管信息技术工作的副院长。一开始,她感到有些为难,什么网络、操作系统、软件、硬件,连这些名词都很陌生,更不用说理解真正的技术内涵。但她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劲,在困难面前从不言退。从那之后,她牺牲业余时间恶补计算机相关知识,遇到难题就主动向电算中心的同事学习、向老同学请教,没想到后来竟然成为了计算机应用“行家”。

具有十多年结构设计的实践基础,又有丰富的管理和计算机知识,她的眼前豁然开朗,深感计算机技术在设计院大有可为。在武汉院计算机联网成功应用之后,她带领电算中心,帮助兄弟设计院(云南院、广西院、山东院、济南院等)建设内部局域网络并推广武汉院开发的PNCS应用软件。将工程设计与计算机绘图深度融合,与德克赛诺科技公司联合,在AUTOCAD R12的平台上用C++语言开发了结构设计绘图系统SDS和梁柱构件设计一体化软件,并作为商业产品出售,为全行业服务。加强图档管理,自主研发“CAD电子文件网络管理系统”,建立了以工程项目为主线的“预立卷”绘图系统,将计算、设计、绘图、出图、技术管理、归档一体化。

 5.webp.jpg

▲工程预立卷协同设计管理系统项目获奖证书

 6.webp.jpg

▲论文获奖证书

彭奇玉分管信息技术期间,计算机技术在武汉院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应用,既保证了设计质量,加强了技术管理,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那一时期,武汉院成为全国计算机应用排头兵。“PNCS微机网络CAD系统”先后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结构设计绘图系统SDS和梁柱构件设计系统”填补了当时国内结构计算后处理成图软件的空白;“结构设计绘图系统SDS2000”被武汉市科委鉴定为科技成果并推广应用,先后荣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优秀软件二等奖和建设部优秀软件铜奖;“CAD电子文件网络管理系统”将经营、计划、进度、质量等方面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武汉院图档管理水平,2001年被武汉市科委鉴定为科技成果。

 7.webp.jpg

▲SDSI结构CAD集成化设计绘图软件项目获奖证书

 8.webp.jpg

▲CAD电子文件网络管理系统项目获奖证书

 9.webp.jpg

▲结构设计系统SDS2000项目获奖证书

1993年,国家统计局、原建设部首次对全国逾万家勘察设计单位(其中建筑设计院五千余家)综合实力进行评定,武汉院作为入选的13家建筑设计院之一跻身“中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百强”行列,时任院长明锦郎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参加了“百强”授牌仪式。1994年,时任建设部设计管理司司长吴奕良专程赴武汉院视察,充分肯定了武汉院发展高新技术、积极推广应用电脑技术工作。1994年11月,明锦郎院长在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本文开头的那一幕正是当时写照。

√ 积极落实党的政策

1973年2月,彭奇玉调入武汉院,那时全院上下只有百十号职工,一年仅能完成400多个小项目、76万平方米建筑设计任务。当时的武汉院是政府拨款的事业单位,承接的任务越多,开支越大,经费就越紧张。她还记得时任院长张英修在年终大会上号召大家要节约,并不无苦涩地说:“我从11月份起就向市财政借钱买铅笔,让大家能画图……”

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是当务之急,是解脱思想枷锁的关键。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是摆在武汉院党委面前的重大任务。

在极“左”路线盛行的年代,知识分子是“臭老九”,属于被改造的对象。广大知识分子的社会和政治地位低下,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极大伤害,工作积极性被严重压抑,即便想出力做事也不能实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武汉院党委积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彭奇玉作为党委办公室主任,义不容辞地挑起这副重担。在武汉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她认真学习中央文件和各项政策,倾心而为、主动推进、大刀阔斧、勇往直前。

通过细致周密地审查档案、外调取证,武汉院将错划右派的21名同志全部改正,平反了几起冤假错案,并力排众议,积极发展一批优秀知识分子入党,提拔一批技术骨干担任院、室干部。

解除了思想桎梏,受到党的充分信任,又被提拔重用,武汉院的广大知识分子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他们将满腔的热情化为创作的动力,投入到建筑设计战场之中。

工程师杨继业因历史问题被错划为右派,摘帽之后努力工作,积极靠拢党组织,彭奇玉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黄康宇、蔡德庄等一批解放前中央大学建筑系毕业的老专家,被委任为院、室总建筑师,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才智。

曾被错划为右派、摘帽后又受到重用的副总建筑师吕承彦激动地说:“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得到了真正的解放。现在我的劳动受到尊重,我的尊严受到保护,我要挥臂干‘四化’。”他在美国探亲时,曾谢绝了美国某事务所的高薪聘请,毅然留在武汉院。

被提拔的设计三室主任王友明对彭奇玉说:“党的政策感召了知识分子的灵魂,党信任我,我相信党,我一定要为‘四化’奉献我的一切力量。”

 10.webp.jpg

▲彭奇玉发表的文章截图

武汉院党委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出色成绩,引起了武汉市委的极大关注。1986年8月8日,市委组织部在武汉院召开全市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现场会,武汉院汇报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工作情况,并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市第一家验收合格的局级单位。1986年10月,彭奇玉参加了原建设部召开的全国城乡建设系统第一届思想政治工作年会,介绍了武汉院为改革创造良好环境的经验,现场还播放了武汉院“春风化雨气象新”的录像片,同行们纷纷表示要向武汉院学习。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后,武汉院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迸发出来了。此时的武汉院像一艘蓄势待发的巨轮,准备乘风破浪、全速前行。

√ 始终热爱专业工作

不管走了多远,彭奇玉始终牢记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她热爱所学的专业,为人民的事业奉献终生。在102工程指挥部的二汽工地上,她住过干打垒,扛过水泥,架过电缆,也捶过碎石,开过吊车。后来当了施工员,看着图纸指挥工人吊装工业厂房,和工人师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奋斗精神。

 11.webp.jpg

▲彭奇玉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证书

到了武汉院,彭奇玉从学习削铅笔起步,逐步成长为一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手工画图的年代,结构专业设计一榀三跨六层楼的框架,采用迭代法在节点上进行内力再分配,一手拉计算尺,一手打算盘,需要花费一周的时间,如果假设的断面不合理,需要重新调整截面尺寸,又得再花上一周,但即便反复多次,她也不厌其烦。在设计武汉市二汽体育馆、青山剧场等公共建筑时,彭奇玉脚蹬小凳,全身趴在绘图桌上,惟恐汗水浸湿了图纸而用手绢垫着,完成一张A0图纸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她也乐在其中。看着一幢幢高楼、一个个项目拔地而起,她感到由衷欣慰。

 12.webp.jpg

▲彭奇玉正高职高级工程师证书

随着技术的进步、设计手段的更新,设计师们丢掉了计算尺、计算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时代来临了。1993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香港嘉里集团、武汉饮料二厂合资兴建亚洲较大的现代化工厂——武汉市可口可乐饮料厂。这个项目技术难度高、时间紧急、工艺复杂,彭奇玉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其他设计人员一道进行了大胆创新。他们首次采用586计算机开展设计工作,一改过去厂房的陈旧模式,创作出新颖别致的立面,并采用大跨度网架结构,不仅满足了甲方的要求,而且顺利通过验收,立即投入使用。该项目造型富有特色,功能臻于完美,获得了湖北省优秀设计一等奖;武汉院作为工程参建单位,还获得了中国建筑业最高荣誉——鲁班奖;彭奇玉也被中国建筑业协会评为“鲁班传人”。

 13.jpg

▲武汉可口可乐饮料厂

 14.jpg

▲武汉可口可乐饮料厂项目获奖证书

 15.webp.jpg

▲彭奇玉获“鲁班传人”证书

由于可口可乐工厂项目的密切合作赢得投资方的信任,香港嘉里集团董事长郭鹤年先生又把当时湖北省第一家五星级酒店——武汉香格里拉大饭店的设计任务交给了彭奇玉。作为项目负责人,彭奇玉带领着设计人员深入研究高层建筑设计,采用ETABS、SAP、TBSA等多种程序进行结构分析计算,最终在武汉院自己研发的PNCS网络上如期完成设计工作。

 16.webp.jpg

▲武汉香格里拉大饭店

好事总是一波三折,在施工过程中,甲方要求将酒店大门从面向建设大道改为面向惠西小区,这是个颠覆性的变动。多亏整个设计任务是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的,应用了“预立卷”和“黄金强档”技术,才能快速修改成功。如果时间倒退五年,这一改动相当于让设计人员重新画一遍图,必定大大延误工期。香格里拉大饭店项目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评为武汉市优秀设计一等奖,时至今日仍是武汉市知名五星级酒店和地标性建筑。

√ 夕阳献余辉

彭奇玉出生于一个贫苦的码头工人家庭,父母亲没有上过学,兄弟姐妹众多,幼年时期家庭生活非常困苦。她说,能够上大学,感恩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感恩人民用助学金资助她完成学业。祖国和人民的恩情她永生难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一段名言:“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彭奇玉做到了,她有自己热爱的专业,在建筑工地、武汉院、审图机构工作了一辈子,学以致用,用有所成。更让她感到自豪的是,她亲身参与且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全过程,作为党员干部,她为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竭尽忠诚;作为技术骨干,她为武汉院的改革事业鞠躬尽瘁。

 17.webp.jpg

▲彭奇玉旅游照

18.webp.jpg 

▲彭奇玉夫妇合影

除了本职工作外,她还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担任武汉市妇联执委期间,她参与组建了女知识分子联谊会,关爱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担任武汉市政协委员期间,她曾两次在全市政协大会发言,提出议案、建言献策,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彭奇玉还联系组织了香港国际智慧工程学会的“科技中华行动”,先后向武汉市城乡建设学校和蔡甸区小学捐赠了500余台微型计算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江城,武汉在经历了76天的“封城”后,于4月8日迎来“解封”。听闻这一消息,彭奇玉喜极而泣,为表达内心的欣喜、感激和快慰,激情创作了诗歌《庆武汉解封》,发表在清华校友总会网站上。

 19.webp.jpg

▲彭奇玉的诗歌发表在清华大学校友网

庆武汉解封

四月八日春光美,武汉解封众望归。

缘由新冠病毒起,壮士断腕闭城扉。

七十六日苦煎熬,两江四岸痛伤悲。

三千生灵驾鹤去,九百万人肝肠碎。

山川怒吼天地裂,异城风雨战鼓擂。

济世三军驰援来,白衣天使战袍披。

四海相助降病魔,火雷方舱保安危。

终于迎得双清零,共克时艰显神威。 

不是举国倾相助,哪来江城现芳菲。

生死与共三月余,泪送战友凯旋归。

相邀来年春分时,黄鹤楼上赏红梅。

武汉涅槃从头越,环球凉热共生辉。

彭奇玉在武汉院工作33年,从技术员成长为教授级高工,由普通共产党员成长为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亲历了武汉院创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她见证了武汉院由小到大、由地方院到国家强院,最后加入中信集团的历史进程;见证了武汉院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江城走向全世界的辉煌成就;见证了武汉院从手工绘图到智能设计的飞速发展;见证了武汉院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最后,彭奇玉殷切地寄语武汉院的新一代: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武汉院今日的宏图伟业,只有奋斗才能实现伟大的光荣与梦想。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代的中信设计人肩负着史无前例的崇高使命,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继承传统,开创未来,迎接更加灿烂与辉煌的明天!

 20.webp.jpg

▲中信设计老专家故事摄制团队与彭奇玉夫妇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