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一建构|陆晓明当代建筑探索与实践展开幕式暨学术交流会隆重举行


2023年9月6日,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设计”)首席总建筑师陆晓明当代建筑探索与实践展开幕式暨学术交流活动在中信设计举行。院士莅临,大师云集,高校专家和行业同仁济济一堂。

开幕式

中信设计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吴凌主持开幕式。他向莅临展览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中信设计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院士大师、专家学者、行业同仁表示由衷感谢!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致辞。他对陆晓明三十多年间始终坚持基于传统文化、地理环境和当代技术的创作理念,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回应,表达出建筑作品的文化特质和美学内涵,表示赞赏。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第七届、第八届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轸致辞。他表示,陆晓明是行业的翘楚,是荆楚建筑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之一,为我国建筑事业繁荣发展奉献了才情和智慧。中信环境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磊致辞。他认为,从陆晓明的作品中可以领略到中信设计建筑师的独特建筑美学,体会到国家发展的蓬勃力量。他希望,中信设计赓续复兴梦想、奏响奋进强音,在中信环境创建世界一流环保产业集团的发展大局中培育新优势、激发新动能,进一步拓展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新赛道。

01.jpg

一同出席本次活动开幕式的还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陈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孙一民,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桂学文,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钱锋,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盛晖,湖北省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杨欣蓓,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秘书长肖顺昌,活动策展顾问——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保峰等。

05.jpg

集体观展

致辞过后,领导和嘉宾一同剪彩,“合一建构”——陆晓明当代建筑探索与实践展正式开幕。在陆晓明的导览和讲解下,一行人参观展览。

06.jpg

本次展览以中国传统建筑“间”为单元,组合、错落、叠加生成整个展线,以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空间、结构、技术等建筑语言为切入点,在现代建筑创作中发掘传统建筑的特征,用当代语言加以演绎,分“承文”“合技”“融境”三大主题,配以丰富的建筑模型和大量的手绘稿,展示陆晓明当代建筑探索与实践,以期为建筑创作提供友好交融、互联互通的平台,启迪同行共同探讨文化视野下“合一建构”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于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意义。 

专题讲座  圆桌对谈 



观展之后,嘉宾从一楼移步至三楼报告厅,继续出席学术交流活动。李保峰教授担任该环节主持人。

陆晓明作本次展陈专题报告,分享他的成长经历与“合一建构”设计理念的形成过程。他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初入职场得前辈悉心栽培,经特区历练,后赴日本研修,探访名作、研学百家,不断尝试着在现代建筑中注入地域传统文化元素,创作出灵动、恢宏、浪漫的当代荆楚建筑,逐步形成“合一建构”设计思想。他介绍,“本源性”与“创新性”是“合一建构”从理论到实践的双重路径。“合一建构”可以解读为理论层面的“合一”+技术层面的“建构”,也可解读为将“一”“建”“构”合为一体,“一”对应哲学文化层面的“承文”,“建”对应现代科技层面的“合技”,“构”对应自然环境层面的“融境”。他指出,“合一建构”对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基因这个现代建筑命题给出了源于“天人合一”老庄哲学的时代解答,其核心是将建构与传统文化、现代科技、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设计理念和美学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努力应和环境、关注整体、强调融合,体现“大道至简”“万物归一”。

LIY_7924.JPG

11.JPG

圆桌对谈环节,盛晖、桂学文、陈雄、钱锋、孙一民5位大师和王建国院士先后发言,畅谈观展感悟。

盛晖大师评价陆晓明三十多年辛勤探索、笔耕不辍,武汉知名建筑大都出自他手,却为人低调。他表示,同为武汉本土建筑师,陆晓明对荆楚建筑风格的探索和实践,值得学习和借鉴。桂学文大师表示,陆晓明的作品数量多、类型广、规模大、特点突出,如20年前的湖北剧院、10年前的光谷国际网球中心和近几年的武汉市蔡甸城市服务中心,这与其三十多年秉承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陈雄大师介绍他这几年参与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组织的设计评优活动,陆晓明有不少作品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其中尤其印象深刻的就是神农架机场航站楼。这个交通建筑虽然规模小,但交通功能与地域文化完美结合,具有传统的韵味、现代的功能、建构的技术,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钱锋大师作为体育建筑设计领域的专家,对陆晓明在体育建筑空间、结构、功能融合及通风采光方面所作出的成功实践大为赞赏。他认为陆晓明是一位敬业、尽责、对社会有贡献的职业建筑师,其对“合一建构”的领悟融合了国家政策,代表着好建筑的发展方向。孙一民大师指出参加本次活动的除了设计院之外,还有一大批高校的师生,这让他领略到了武汉作为设计之都的独特魅力。他认为,陆晓明作为大院设计师,始终保持着思想的深度,潜心积累,走出了自己的道路,给所有年轻设计师及建筑学院的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王建国院士认为陆晓明对建筑设计始终保持着一种热爱的内驱力,做到了“something new, something different, something interesting”,也做到了“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对在地的荆楚文化挖掘到位,对建筑空间生成、功能组织、内部构造、通风采光等不断地探索创新,并形成“合一建构”理论总结,十分难得。

随后,王建国院士为与会者带来专题讲座。他以《城市空间连续统一· 城市设计·建筑师实践》为题,介绍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城市形态塑造的两种城市设计途径,总结了建筑师参与城市设计维度实践工作的四个方面:塑造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结构、织补城市破碎的城市形态和时间梯度、重构城市特色营造的中心属性、参与城市空间治理的管理协调。他认为,直接塑造宏大“叙事场景空间”的城市设计机会可遇不可求,多数情况下,建筑师应该关注通过个体和局部来营造优质的场所环境,做“自下而上”的城市形态渐进式修补、拼贴和优化。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他指出,AI做的是预测,人类做的是判断、选择和决策,真实建造的只能是人作出的“选择”。

大师沙龙



下午的大师沙龙由陆晓明主持,陈雄大师、李保峰教授,中信设计总建筑师叶炜、高安亭先后带来主题演讲。

陈雄大师以《大型复杂公共建筑设计思考与实践》为题,分享了在机场航站楼、高铁站和体育场馆等大型复杂公共建筑领域的大量设计实践和思考,提出“合和建筑观”的建筑创作理论。他认为,建筑是人与自然的纽带,大型复杂建筑设计在功能、流线、空间、形态、环境保护、人本主义等方面的诉求越来越多,众多要素联系紧密,并基于“合和建筑观”的理论内核,提出了“八维要素系统”的设计原理。提倡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对各因子的有机整合,融入创新理念,实现多要素的和谐统一,多维融合,合以和谐。

李保峰教授以《当代木构的思考与实践》为题,分享了东西方木建筑起源的异同,并围绕低碳、诚实、排它、数字这四个关键词带来关于木结构全新角度的解读。他表示,木材是一种环保材料,生产加工和施工过程中,碳排放量都非常少,相对于水泥等化工材料对环境更为友好。他还提倡建造形式与材料的契合,并指出不必追求木材使用时的纯粹,而应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优势。他倡导现代木建应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加快建造的效率,提高精准度,利用时代为我们创造的条件,建造符合时代精神的木建筑。

叶炜带来题为《建筑表里的一体化设计》的主题演讲。他从环境、形式、空间的“表”与结构、构造、材料的“里”两个角度出发,分享了中信设计多个代表项目的一体化设计案例。他着重介绍了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中三个高完成度核心建筑(展示中心、创新中心、图书馆)的技术实现路径;基于武汉美术馆(琴台馆)的设计过程,他分享了温度效应控制策略和大跨度自由双曲面屋顶的实现路径,展示了实现共生共享共创造的多种可能。

高安亭带来题为《体系与工具箱》的主题演讲。他提出用“前期策划、城市设计、建筑概念、工法工艺”四维体系研究,搭配相应的工具箱,在教育建筑门类中践行的思路。他认为出于整体性的考量,策划思维、规划意识、城市设计手法、景观都市主义视野、基于建构的工艺工法等,正不断补充和迭代传统的建筑设计。他通过四个近期校园建筑投标案例,分享了如何通过城市连接、透明性、分型与涌现、结构建筑学等领域的设计工具,解决教育建筑设计中的诸多现实问题。

14.JPG

本次活动通过中信设计微信视频号现场直播,人民网、新华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建筑技艺等多家权威媒体现场关注报道。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 2023年9月6日-10月31日9:00 AM-6:00 PM

出品人 / 陆晓明

策展顾问 / 李保峰

主办单位 / 中信设计

策展单位 / 中信设计、湖北美术学院

展览地点 / 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路8号中信设计科技楼一楼大堂

注:本文转载自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